世界流感日,送你一份呼吸道健康守护指南
2025-11-01 08:55:36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健康报 | 编辑:李艳菊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55

呼吸道常见疾病主要分为四类:第一类是感染性疾病,常始于上呼吸道感染,并可发展为支气管炎、肺炎;第二类是慢性炎症性疾病,如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,通常由过敏或免疫异常引发;第三类为少见病,如间质性肺炎第四类是肿瘤性疾病,如肺癌。


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,主要有两大原因:一方面,流感病毒、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在低温环境中更易存活,加上秋冬季节人群多聚集于室内、房间通风减少,导致飞沫传播效率显著提升。另一方面,冷空气会使鼻黏膜血管收缩、黏膜水分减少、纤毛摆动减弱,从而降低清除病原体的能力;低温也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,给病原体可乘之机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尤其易感染呼吸道病原体,感染会导致其病情急性加重。


流感与普通感冒存在显著差别,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,以突发高热、全身酸痛为特征,传染性强;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,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,传染性较弱。而肺炎属于下呼吸道感染,若患者出现持续3天以上的高热、咳脓痰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需立即就医。



预防为先 筑牢防护屏障



做好日常基础防护是抵御疾病的“第一道屏障”。



第一,注意手卫生与黏膜防护。坚持“七步洗手法”,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揉20秒以上。避免用手触摸眼、鼻、口等黏膜部位,这是阻断病原体入侵的关键环节。


第二,提升机体免疫力。保证均衡饮食,摄入足量的蛋白质、维生素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;保持规律作息,保证每晚7~8小时睡眠时长;坚持做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打太极拳等,以提升机体抗病能力。


第三,重点人群应注意保暖,并做好监测。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密切关注气温变化,及时增添衣物,避免受凉;同时应留意自身症状,出现不适尽早干预。


接种疫苗是最具性价比的防病手段。流感疫苗是每年必打的“季节保护伞”,它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,实现双重防护:一方面能降低感染风险,即便感染也可显著减轻症状,降低肺炎、呼吸衰竭等重症的发生风险;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群体免疫屏障,减缓病毒传播速度。


每年9—10月是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期,此时接种可确保在10月以后、流感季到来之前产生有效抗体,若接种过晚,可能尚未形成保护就已感染。重点接种人群包括:60岁以上老年人,儿童,孕妇,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糖尿病、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者。


肺炎疫苗则是高危人群的“长期防护盾”,主要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。肺炎链球菌是细菌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。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感染肺炎链球菌后易出现重症,接种肺炎疫苗能降低这类人群发生重症的风险。推荐接种人群为:65岁以上老年人,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哮喘、支气管扩张、间质性肺炎等疾病患者等。肺炎疫苗保护期较长,一般每5年接种一次,且对接种时间无严格限制,也无需与流感疫苗同步接种。


有说法称“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效果更好”,但这一观点缺乏科学依据。两种疫苗针对的病原体不同,接种频率也存在差异。因此,两者分开接种即可达到各自的防护效果,接种时间上无需重叠。

责编:李艳菊

来源:健康报

  下载APP